丹寨:傳統(tǒng)農具制銷忙
2024-03-03
黔東南新聞網(wǎng)
余天英 鄒燕 何宣杰 莫昌怡
侯麗
春耕備耕時節(jié),農用工具進入了銷售旺季。走進丹寨縣龍泉鎮(zhèn)白元村,叮叮當當清脆的打鐵聲不絕于耳,村里的各個制作農具工坊忙得熱火朝天。以“打鐵”而聞名的丹寨縣龍泉鎮(zhèn)白元村的鐵匠們正在專心忙生產、趕訂單,制作鐮刀、鋤頭等產品供應市場。
煅燒、捶打、回爐、打磨……農具師傅們正有條不紊的抓生產,為春耕季做足準備。白元村村民楊承輝說:“我家打鐵技術是以前老人流傳下來的,農具鐮刀都需要選用好鋼,它割起來特別快,鋼不好的話,割起來是滑的,很難割。”
村民楊承波制作農具已有40多年,由于他制作出來的農具質量過硬、價格實惠,多年來積攢了不少固定客源,一開春,他就接到了3000把鐮刀的訂單,目前,正在加班加點加工制作,確保能夠按時將產品送到客戶手中。
楊承波高興地說:“在年前,快過春節(jié)的時候訂單人家都下了,忙不過來,都是從三都到榕江至黎平,我們的貨都不夠買了,生產不快,現(xiàn)在天天在趕貨,趕不快。”
據(jù)了解,每年春耕備耕時節(jié),龍泉鎮(zhèn)白元村的13家農具制作工坊都會向市場銷售鐮刀、鋤頭、鐵鏟等農具1.3萬余件,總收入達100萬元以上。農具生產成為了該村助農增收的主導產業(yè)之一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