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錢冬艷,我記得你,好好干!”
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權若青
“今天坐在會場里的都是我的‘戰(zhàn)友’們,這是新的出征!”
6月16日上午11點10分,全省鄉(xiāng)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總結表彰暨動員部署會結束后,獲得“全省鄉(xiāng)村振興優(yōu)秀駐村第一書記”稱號的錢冬艷,一邊將獎證小心翼翼放進書包,一邊念叨起村里的新變化。
“錢冬艷,我記得你,好好干!”
頒獎時,省委主要領導這句溫暖的話語,讓錢冬艷兩年700多個日夜的駐村堅守有了特別的意義。
兩年前,在威寧自治縣第十一中學任教的錢冬艷主動請纓,擔任爐山鎮(zhèn)可界村駐村第一書記。兩年時間,錢冬艷讓可界村的群眾豎起了大拇指——
籌集資金21.6萬元為村里購買200盞太陽能路燈,惠及全村368戶1800多名村民;
爭取21.43萬元資金修建大型水池,解決56戶287人的供水難題;
引進西瓜、草莓、工業(yè)辣椒等種植,帶動600余名群眾就業(yè);
利用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幫助村民銷售農產(chǎn)品,帶動村民增收20萬余元;
…………
“希望大家珍惜機遇、苦干實干,在鄉(xiāng)村振興大舞臺上建功立業(yè)……”會場內響起熱烈掌聲,90名優(yōu)秀駐村第一書記、優(yōu)秀駐村工作隊員、駐村幫扶工作先進集體一同接受表彰。
黨建先鋒劉琳琳積極推動建設“文明加油站”積分超市,讓積分“小超市”撬動鄉(xiāng)村“大文明”;
產(chǎn)業(yè)能手楊黎提出“山上有茶、山間種草、山下養(yǎng)牛”三產(chǎn)循環(huán)養(yǎng)殖工作思路,讓村里102戶村民年均增收4萬余元;
“泥隊長”楊永健帶著村民把1800畝低效老茶園改造為全縣高山有機茶示范茶園,去年村集體收入已到賬30余萬元。如今,楊永健向組織申請再駐兩年,和大家一起把茶葉這棵“搖錢樹”種得更壯實。
…………
過渡期以來,全省累計選派駐村第一書記3.09萬人、駐村工作隊員6.42萬人,大家真幫實扶、情系農桑,用實干和汗水贏得了群眾的稱贊。
掌聲,是對人民公仆的真誠禮敬;掌聲,也是新一輪駐村的號角,薪火相傳的“接力宣言”——
兩周前,56歲的“老書記”黃健與“新兵”李宏圖在遵義市播州區(qū)新民鎮(zhèn)龍豐村完成了工作交接,并將自己的駐村工作日志鄭重地交給了李宏圖,扉頁上寫著:“腳底沾泥,心里才有底。”
大會結束后,黃健即刻撥通李宏圖的電話:“今天大會勉勵大家駐村要做到身到、心到、情也到,把實事辦在急難處、好事辦在心坎上、辦出群眾好口碑!”電話這頭與那頭的連線,好似兩任駐村干部的雙手緊緊相握。
當天下午5點30分,錢冬艷回到村里與黨員干部們一起分享這份難得的榮譽。新一程山水,新一棒接力,新一輪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1.01萬人,駐村工作隊員2.02萬人,如種子般灑向千村萬戶,新的大考已經(jīng)拉開大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