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(yuǎn)鄰如近親
都說“遠(yuǎn)親不如近鄰”,而我家卻有一對可比近親的遠(yuǎn)鄰,讓我們在這個陌生的城市,收獲了一份特別的溫暖。
這對遠(yuǎn)鄰也是一對小夫妻,都是妻子的同事。女生小謝個頭不高,性格開朗,說起話來和機(jī)關(guān)槍似的,妙語連珠。男生濤哥皮膚黝黑,沉默寡言,卻做得一手好菜,是個勤儉持家的好手。去年買房,兩家的房子在一條路上,相隔約5公里,就這樣我們成了遠(yuǎn)鄰。
新房裝修時,我們兩家訂了同一家裝修公司。小謝家先開工,于是妻子每天都會收到數(shù)條避坑指南:“琦琦,這兩個師傅可好了,我設(shè)計的柜子,在墻上簡單畫幾下人家就明白,還能準(zhǔn)確無誤地還原!”“琦琦,千萬不要用裝修公司自帶的膠,我家窗臺石已經(jīng)開裂了,用這個牌子的。”“琦琦,我家味道散得差不多了,那十幾盆綠蘿,你們拿走吧,再把加濕器打開,高溫高濕再通風(fēng),效果一絕……”
小謝不僅嘴上說,還拉著妻子去她家實地考察。大到家具家電的品牌、價錢,商場的位置,小到廚房的垃圾桶、水龍頭,事無巨細(xì),只要是她覺著好用的都推薦給妻子。所以,即使我們倆對裝修是外行,也沒出多少力,但我家的裝修質(zhì)量那絕對沒得說。妻子過意不去,說要請他們吃飯,小謝卻擺手:“哎呀,順手的事,等你們家裝好了,我們一起吃火鍋。”
搬家那天,我正好出差,正發(fā)愁妻子一個人怎么應(yīng)付,小謝和濤哥出面了:“放心吧,有我們呢!”
一路上都還順利,可沒想到進(jìn)地庫時,妻子方向打晚了一點,車左前側(cè)蹭上了墻角。那時我尚在睡夢中,被一陣鈴聲驚醒,一看來電是濤哥,心道不妙。
“你媳婦兒把車碰了,嗯,人沒事兒,就碰地庫墻上了,你把保險公司和4S店的電話給我,我來給你處理。”濤哥話剛說完,小謝就搶了電話:“她開得已經(jīng)很好了,路上都沒事兒,她剛拿上駕照沒幾天,你可不許說她啊,哼!”
“哪敢哪敢,還麻煩你和濤哥再給善后一下,回頭請你們吃飯。”我小心地回答著。掛斷電話前,我還隱隱還聽到小謝在安慰妻子:“沒事兒,開車總會有這么一下的,你又搬家又開車,做得很棒了……”
出差結(jié)束,我特意拿了一些家里的手切羊肉、新鮮時蔬,請小謝和濤哥到家里吃火鍋。餐桌上,火鍋“咕嘟咕嘟”冒著熱氣,小謝邊涮肉邊吐槽裝修公司的坑,濤哥則安靜地給大家蘸料,順手把煮好的羊肉夾到每個人碗里。我摟過濤哥的肩膀:“真是太感謝了,我這老出差,家里也照應(yīng)不上,搬家又修車,都是你們在跑前跑后。冰箱里還有些家里的土雞蛋,待會兒帶走啊!”
“說哪兒的話。”濤哥側(cè)過身子,抬頭沖著沙發(fā)那邊點了點頭:“你看,這么好的關(guān)系還說什么見外的話,以后有了小孩,放學(xué)沒地方去,說不定還要送到你家來呢。”我也看了看窩在沙發(fā)上兩個互看手機(jī)、嬉笑打鬧的女生,心里暖洋洋的。
窗外的城市車水馬龍,霓虹閃爍,人與人之間卻隔著一層冰冷的膜。真慶幸遇見小謝和濤哥這樣的遠(yuǎn)鄰,他們用善良和溫柔給予我們溫暖,也融化了這座城市的疏離感。